承办单位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协办单位
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信创工委会
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
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
技术支持单位
上海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上海东方通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上海维优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简称“信创”)是目前的一项国家战略,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20年以来,多地出台关于支持信创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加大信创产业的研发投入。随着信创的逐渐深入,应用软件的厂商也积极开展适配工作,适配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且在信创产业发展中长期持续的工作,由此也对信创适配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竞赛以“信智融合 创新未来”为主题,旨在选拔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勇于实践、专注坚守,以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式探索信创适配相关技术的优秀人才。竞赛设应用案例和应用测试两条赛道,信创应用案例赛道以推广行业成功经验,助力信创产业发展为目标,面向党政、金融、交通、医疗、电信、电力等行业,征集信创应用优秀案例;信创应用测试赛道主要考察选手在信创环境下应用部署的能力以及部署后相应的测试能力。
主要面向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参与者,包括重点行业、领域成功进行信创建设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者,以及带领团队进行信创适配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信创应用案例赛道

1.初赛
参赛选手向赛事工作组提交信创应用案例纸质材料及演示demo,由赛事工作组邀请专家根据评分标准和规则,对选手参赛资格、提交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评审,确定进入决赛选手名单。
2.决赛
采取参赛选手现场进行应用案例演示、参加答辩的方式进行,由赛事工作组邀请专家现场进行评议打分,按照得分高低,评出相关奖项。
3.评分标准
(1)应用案例的创新性。在技术、设计等方面具有创新点,具有产业标杆效应。
(2)技术领先性。具备优良的架构设计,技术选型合理,充分发挥信创平台优势,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3)应用成效。实施成效明显,具有行业推广或者跨行业推广的价值。
(4)社会意义。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5)现场演讲的仪态和感染力(仅决赛打分时有)。
4.评分规则
(1)初赛每项评分标准为25分,总分100分。初赛成绩前10位参赛选手入围决赛(如出现平分,由评委投票确定入围决赛选手)。初赛的分数带入决赛,占比30%。
(2)决赛每项评分标准为20分,总分100分。决赛为每位参赛选手5分钟演讲,3分钟回答评委的提问。参赛选手最终得分为初赛得分*30%+决赛得分*70%。决赛安排直播。
(二)信创应用测试赛道
1.赛前培训
参赛者通过资格审核后,将组织赛前培训。培训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赛事相关规则介绍、所使用的标准介绍、信创环境适配宣贯、信创软件介绍等。
2.初赛
(1)选手使用自有硬件搭建信创环境。
(2)选手下载被测应用,适配到信创环境。
(3)选手记录适配和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并提交。
(4)比赛结束后,导出文件,与适配后的被测应用一并打包提交。初赛比赛时长为4小时。
3.决赛
分为现场技术比赛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
(1)赛事承办方提供信创云平台,选手可提前进行针对性迁移准备。
(2)选手搭建信创环境,并将被测应用适配到云信创环境;适配完成后,对被测应用进行测试。
(3)选手记录适配和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并提交。
(4)决赛技术比赛的时长为4小时,现场答辩时间为每位参赛选手5分钟演讲,3分钟回答评委的提问。决赛技术比赛安排2个小时的论坛直播。
(5)决赛的现场答辩与信创应用案例赛道的决赛答辩同场进行(即信创应用竞赛决赛为1场共20名选手参加,分上下半场分别进行答辩,弃权选手不做名额替补),决赛安排直播。
4.评分标准
(1)初赛及决赛的技术比赛环节根据缺陷的命中率进行评分;每个预置缺陷满分为10分,根据缺陷表述的清晰度以及截图的完整性等因素,给出0-10的评分;实际得分按预置缺陷总分归一化到0-100分区间内。
(2)决赛的现场答辩主要依据智慧工匠的评选标准,从精神特质(满分20分)、技术技能(满分30分)、技艺特长(满分30分)、社会贡献(满分20分)四个方面进行打分,满分100分。 5.评分规则
(1)初赛成绩前10位参赛选手入围决赛。
(2)决赛选手最终得分为决赛技术比赛得分*50%+现场答辩得分*50%

咨询电话:邱老师 1356467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