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通服上海公司、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协办
竞赛以“韧性城市 云生未来”为主题,面向提供城市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企业、团队和个人,并为优质中小企业开设特别通道。竞赛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数字化转型内涵,设置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四条赛道,聚焦后疫情时代上海城市数字化“整体性转变”,征集在产业或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引领、借鉴或标杆示范作用的优秀数字化实践案例。特别关注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助力疫情防控,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解决企业经营发展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数字化项目。
赛事分初审、复审、决赛三个阶段。初审为赛事委员会根据评比标准,淘汰不符合基本要求的方案;复审为组织专家对通过初审的方案进行评比,评选出候选人进入决赛;决赛形式为现场展演与答辩,根据大赛决赛现场表现,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最具影响力”、“最具创新力”和“最佳人气”三个单项奖,并择优推荐获奖人员参加“智慧工匠”终评。

本次大赛参赛人员为参与、组织、领导相关方案的创作或实施的主要成员。

(一)经济数字化赛道。
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大力促进数焦创新示范区打造,重点关注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临港新片区、五大新城、城市副中心等区域数字化应用场景。
(二)生活数字化赛道。
坚决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重要理念,坚持人本导向、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关键支撑,升级生活数字化标杆应用,体现城市数字化转型实际成效。聚焦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重点关注推动医疗、居住、出行、文旅、消费等方面“数字为老”场景应用。聚焦深化“数享生活”场景,重点关注数字健康、数字成长、数字出行、数字文旅、数字颐养、数字扶助、数感购物、数字家园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新场景。聚焦疫情防控新应用,重点关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在助力疫情防控中的突破和应用,包括赋能物资配送、环境消杀、看护陪伴、无人送货车、采样机器人等。聚焦数据技术和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关注在公共卫生、教育、养老、就业等领域和商业、文娱、体育、旅游等民生领域的数字化典型项目及场景应用。
  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产业数字化发展,围绕全市“3+6”产业体系构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产业领域挖掘优秀项目和方案。聚焦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关注数字孪生底座、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产业图谱、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标识解析、产业生态圈等。聚焦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新赛道,重点关注沉浸式技术、交互式平台在车联网、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企业能源管理、环境治理、生产绿色化和精细化管理、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智能网联、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VR/AR、智能机器人等新终端。
(三)治理数字化赛道。
把牢“人民城市”生命体征,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绘就数字孪生无处不在、生命体征无所不知、智能监管无时不有、精准服务无处不享的治理新蓝图。聚焦两网建设,重点关注 “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统管”高效处置一件事,解决企业群众实际需求的数字化应用。聚焦城市网格化管理,重点关注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等应用平台。包括基层数字治理服务,居村数字化平台、社区云、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15分钟服务圈等。聚焦党建引领,重点关注数字赋能多元化社会治理,在基层治理、法治建设、群团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项目。聚焦公共数据治理融合应用,重点关注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标签管理系统建设、提升数据质量、“数源工程”、目录数据使用规范、各区各部门数据共享应用等。
(四)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赛道。
助推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双创等优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融合赋能实体经济,鼓励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在企业自身发展、产业发展、行业发展中构建优质生态环境。聚焦优秀中小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重点关注展现企业在各行业运用数字化转型实现融合赋能的创新实践成果,如在平台化设计、数字化应用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等方面提供的PaaS、SaaS应用解决方案。聚焦优秀中小企业数字化实践案例,重点关注企业在自身数字化转型发展中进行的改造、升级、转型等成功案例,包括在产业或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引领、借鉴或标杆示范作用的实践案例。

咨询电话:郑老师18918388355